close

3326947756_36494cf79d

帕格尼尼的詛咒 魔鬼的樂音

Niccolò Paganini
一個我非常喜愛的音樂家
因為他的音樂具有魔鬼般的吸引力
尤其是演奏的指法並非一般人可以學得來

3326947758_fd5a4df526

而"帕格尼尼的詛咒"
這是一本書的名字
一本大約在2003年出版的書
當時書到了我的手上
因為在我所管轄的書區清單中
所以我馬上借回家先研究一番

帕格尼尼
是一位義大利得音樂家、小提琴家、作曲家
他的一生有非常多的爭議
因為他的琴藝精湛
讓當時的樂迷瘋狂到極致
而他本身也因為桀傲不遜的個性
導致很多的傳說
有人說
他把靈魂賣給了魔鬼
有人說
他在他死的時候對他所演奏的琴給下了詛咒....
種種的謠言
而這本書並非帕格尼尼的自傳
而是在蒐集當時的一些謠言、新聞所集合成的一本書
還蠻有趣的
不過可能是因為是翻譯本
看起來會感覺有點走馬看花

在wikipedia對Niccolò Paganini一段簡單的介紹:

Niccolò Paganini (born Genoa, October 27, 1782, died Nice, May 27, 1840) was an Italian violinist, violist, guitarist, and composer. He was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violin virtuosi of his time, and left his mark as one of the pillars of modern violin technique. His caprice in A minor, Op. 1 No. 24 is among his best known compositions, and serves as inspiration for other prominent artists from Johannes Brahms to Sergei Rachmaninoff.

簡介中講到
Paganini最著名的是A小調第24號隨想曲
不過
我最喜歡的卻是B小調第2號協奏曲
也就是翻譯成『鐘』的La Campanella
(也有人稱為The Handbell或The Little Bell)
我們就來聽聽吧~~



年紀大了對於書中寫的東西也有點忘了
本來剛剛有親自寫了一些東西
不過
我還是到網路商店找了書的導言
我想
這樣會比較完整一點

3326947762_a0d75ffc23

(此段摘自導讀)

《帕格尼尼的詛咒》,不是一本音樂學的研究,而是一本傳記,呈現出當時人如何看待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
一位從霍夫曼(E.T.A. Hofmann)小說中跳脫出來的魔鬼人物,是名兇手和櫓艦囚徒,甚至是撒旦之子——因此大家稱他「魔鬼小提琴家」。關於他過去歷史的謠傳伴隨著這位大師一生。
 
帕格尼尼是音樂史中第一位超級巨星。在他的歐洲巡迴演出中,他令聽眾發狂。他必須在重重警力保護下才能演出。沒有人認識這位從來不笑的男人,但大家都知道他所謂不可告人的秘密。直到今天,這種機制依然有效:大家對一位明星所知愈少,觀眾和記者的幻想便愈活躍,最後一發不可收拾,成了謠言和傳奇。
 
 偉納‧富德(Werner Fuld)呈現出這種傳奇模塑的過程。他參考了原始文獻,追蹤了帕格尼尼醜聞纏身的生涯。在他事業全盛之際,帕格尼尼成了當時索價最高的明星。隨著新聞媒體的抵制,其演奏生涯也開始走下坡。帕格尼尼是在現代要求定期更換更新的明星崇拜現象下,第一個產物和第一個犧牲者。
 
 今天,大家還知道帕格尼尼的名字,但已不清楚他的故事。為了撰寫這部傳記,作者找出為人遺忘的文獻和少見的圖片。書中有些敘述聽來不可思議----但一切都是真的,書中關於這位名人的魅力和詛咒,並無虛構。

史上最「壞」的音樂家

音樂家身後常是浪漫的,大多數被放進美麗的棺材,在眾多仰慕的啜泣聲中,葬在風景秀麗的墓園。四週是綴著小花的綠色草坪,上面立著沈靜肅默的雕像。有的是音樂家沈思的英挺面龐,有的則是小天使,背上還長著翅膀。

世人對帕格尼尼的驚懼

少數音樂家的葬禮顯得寒愴而不公道,尤其那些來不及贏得榮華富貴的天才們。莫札特是其中之一,只有少數親人參加他的葬禮,而且還被草草棄置在亂葬崗裡。天下還有人比這運氣更差嗎?有的,他就是被視作「魔鬼」的帕格尼尼。他生前備受爭議,死後無葬身之地,在藥水強效作用下,成為恐怖的乾屍。本書作者富爾德(Werner Fuld)用心良苦,在陳述帕格尼尼生平故事前,用接近萬言的長段篇幅描述帕格尼尼屍身漂流記,倒不是滿足現代人「Discovery頻道」式的古墓探險慾,而是藉此映射世人對帕格尼尼的驚懼。

人們為什麼恐懼帕格尼尼?因為他是史上最「壞」的音樂家。音樂家也有「壞」的嗎?「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極受歡迎的廣告詞,多年來替音樂教學事業賺進大筆銀子。然而這句美麗的口號,卻是對「音樂」這件富生命力的奧妙藝術最大的曲解。什麼叫做「壞」?違反「生活與倫理」教條的行為都叫做「壞」。而「音樂」又憑什麼成為約束孩子規矩的工具?過去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子女,較有機會接觸須投資高成本的音樂教育。由於文化隔閡,西方音樂高貴的形象,加上中國人「樂以載道」的傳統思維,使音樂成為道德的代言人。這種想法雖然替「音樂」冠上某種光環,卻把音樂的靈性給剝除了。實際上,音樂從來就不是用來端正教化的,它是人性血肉的呈現。它反映高潔的理想,也反映慾求與渴望。帕格尼尼的故事就是這麼一個「兒童不宜」的示範,專供十八歲以上有獨立思考能力者,破除刻板成見,重新審視音樂本質之用。

3326947764_62c8b7e086  

Paganini在義大利的墳墓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abbit 的頭像
    Rabbit

    白兔窩

    Rab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