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鬼磨坊(Krabat) (1)

看到這電影的封面
覺得面熟嗎?
是的
這是由今年最熱門、最具話題性的奧斯卡入圍多個獎項電影
『為愛朗讀』中的少年男主角David Kross所主演的電影
既然談到男主角David Kross
就先來談談他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
答案是令人有點失望
就如同後面有段影評中的評論論述:
『幾乎所有演員的表演都很精彩,唯一的例外就是大衛·克勞斯』
真的
我也有同感
還好
這是他在為愛朗讀之前所拍攝的電影
所以David Kross還是有在進步的

電影故事是由德國的童話小說所改編
帶有點夢幻、想像、恐怖......有點類似哈利波特般的型態電影
只不過評論中談到還有『歡愉』
但是我卻感受不到這電影中令人感到『歡愉』的感覺
或許我已經脫離童年的束縛了
希望不是這樣
我依然想要有赤子之心
不想那麼快長大

除了給人沒有歡愉的感覺之外
劇情其實是蠻緊湊的
可能是濃縮版的因素
所以幾乎沒有冷門、多餘的橋段
整體感覺起來還蠻順、蠻棒的
有空可以挑挑這部片子來看看

最後
令我感到百思不解的一點
為何國外的童話故事都是給小孩子恐怖、靈異的感覺呢?
魔戒、哈利波特、鬼磨坊....都是這種模式
小孩子看這種類型的童話故事對他們會有幫助嗎?
怪了~

鬼磨坊(Krabat) (2)

【劇情簡介】:

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以德國少數民族的傳說故事爲本,以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德國東部勞齊茨地區爲背景,講述一個有魔法的磨坊師傅和學徒之間的鬥法故事。

十四歲的小乞丐克拉巴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要他前往黑昆侖的磨坊!這個磨坊可不是普通的磨坊,原來左眼蒙著一塊黑色皮罩,身材粗壯的磨坊主人,是教導他們魔法的師傅,不過就在幾個好友們的死亡,讓他發現到師傅的黑暗面,他決定以他習得的魔法對抗以師傅爲代表的邪惡勢力。

一句話評論
科因茨佩恩納在其處女作《Ganz und gar》和《我的夏日戀曲》中表現出色,只不過第一部英語長片《交易》卻很糟糕,如今爲我們帶來了新的驚喜,他巧妙地利用光線和場面調度來增強影片險惡的氣氛,而且還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條不紊地完美演繹了男孩們之間的友情。

——《每日銀幕》
《鬼磨坊》是一部讓人們認識到兒童電影可以不用拍得看起來很安全很輕松或者很可愛的樣子,同時也告訴大家幻想也可以表現得很黑暗和凶殘,甚至可以說這樣要比漂亮善良的電影拍起來更加容易……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將會受到全球影迷的喜愛。

——《Twitch》
《鬼磨坊》中的特效用得太明顯,影片本身是一個純粹的童話故事,會讓觀衆看的時候即開心又害怕,幾乎所有演員的表演都很精彩,唯一的例外就是大衛·克勞斯。

鬼磨坊(Krabat) (3)

幕後製作 

原著小說與版權 

馬可·科因茨沛恩納的這部電影改編自奧得弗雷德·普魯士勒的同名暢銷小說,此小說被譽為是普魯士勒的巔峰之作,曾獲得“德國青少年文學獎” 、“歐洲青少年文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優良圖書獎”等多國的獎項,並已成為德語區家戶喻曉的青少年及家長們的讀物,不同語言的譯本多達三十一種,包括英、法、日、俄、希伯來語等,全球銷售量高達已超過210萬冊。對於所有年齡層而言,該片都是一部激盪人心的冒險佳作,以其大氣磅礴的氣勢和純真的情感力量,加上巧妙利用、恰到好處的特技效果和神秘莫測的故事情節,真正引人入勝。 

早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期間,小說的版權最初是落在製片人蒂爾特·吉斯勒(《大魔域》The Neverending Story,1984)的手中。他一開始是想在美國的一家製作公司完成這部電影,只不過由於資金問題最終沒有留住版權,計劃不幸夭折。到了80年代,本片的製作人克勞森·沃克買下版權,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籌措資金之路。此前聯繫過另一位德國導演漢斯-克里斯坦·施密特,只不過克里斯坦更加傾向於關注現實主義作品,他寧願拍攝最真實原始的現實世界,而不是神奇魔幻裡的,他很堅決地放棄了《鬼磨坊》。製片方也覺得施密特並非是該片的最佳人選。當時馬克還在製作《我的夏日戀曲》Sommersturm(2004)和執導《交易》trade(2007)。 《交易》製作完成之後,意識到自己有必要創作稍微輕鬆一些的作品,不能總是面對黑暗。雖然《鬼磨坊》並不具有太多的幽默元素,至少是一部幻想題材。在與製作人接觸過幾次之後,雙方達成意向開始真正切入主題。
 
《鬼磨坊》的故事既是全球性的也是一則法西斯寓言。原著作者奧德弗雷德·普魯士勒將自己的二戰經歷融入到了小說的創作中,當時還是一名士兵的他在俄國被捕入獄。如果說影片中有基督教的成分,那麼或許可以追溯到德國人的根源。普魯士勒通過撰寫《鬼磨坊》來自我療傷,他的所見所聞提供了靈感,當時的德國民眾也正是在一個“黑巫師”的領導下,所謂自由和人權的問題都不得不放棄。正因為如此,小說才會在歐洲如此大獲成功,在眾多青年文學獎項中不斷摘得桂冠。導演之所以對這個故事感興趣,就是想告訴年輕人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值得放棄自我而加入到某個組織中去。這就是《鬼磨坊》的世界語言,相信全世界人民都值得探討這一問題。 

·出演過《再見列寧》的丹尼爾·布魯赫得知電影籌拍之後,毫不懷疑其中有個角色非自己莫屬。於是立即找到了製作人克勞森,認真讀起劇本來,並且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拍攝計劃。事實上早在布魯赫13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鬼磨坊》的故事就很喜歡佟達,並覺得自己就是他。因而在馬克面前曾吹噓說,一聽說馬克要拍《鬼磨坊》,第一時間在還沒有讀過劇本的時候,他就已經答應出演佟達。 

·普魯士勒共有32本文學創作,並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量高達五千萬本。代表作有《鬼磨坊》、《古堡中的小精靈》、《飛天小魔女》、《大盜賊霍震波》等。 《鬼磨坊》早在1977年就曾被改編成捷克語動畫片《卡拉巴特》。

鬼磨坊(Krabat) (4)

鬼磨坊(Krabat) (5)

鬼磨坊(Krabat) (6)

鬼磨坊(Krabat) (7)

鬼磨坊(Krabat) (8)  

arrow
arrow

    Rab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