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Rk1ssf6KvuzPKmtSwgBrw  

(泰國觀光局網址:http://www.tattpe.org.tw/

(泰國旅遊局:http://www.tourismthailand.org/

泰國前名暹邏,位於中國和印度間中南半島之心臟地帶。舉國 上下尊崇佛教。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東南亞地區宗教、文化 和多個民族的匯集地。泰國面積約五十萬平方公里,與法國國 土相若。人口約六千餘萬。泰西北與緬甸為鄰,東北接寮國、 東連柬埔寨,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從地域上劃分,泰國共有五個主要區域:

  1. 北部山區叢林,林中日常工作仍靠大象操作。而冬季氣候清涼,可種植櫻桃和桃子。
  2. 東北部屬湄公河流域,是山巒起伏的高原地帶,亦為5,600年前上古銅器時代文化薈萃的區域,沿岸平地擁有無數大小不一的優美海灘,成為發展夏日旅遊業的據點。
  3. 東部與高棉為鄰 , 是山脈縱橫交錯構成的地形,點綴著平原與森林 , 其中最著名的景點就是芭達雅了 。
  4. 中部平原土地肥沃,盛產大米和水果,山脈和河谷縱橫交錯,是發展水力發電的理想地區。
  5. 南部半島除擁有迷人景色外,更蘊藏天然資源 如錫礦、橡膠園和漁產。

 

在悠長的歷史中,泰國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及移民。外來的作家、 畫家、雕刻家、舞蹈員、音樂師及建築師等促使本土文化蓬勃發 展。泰境當地居民其實是由多種民族組成。主要有泰人、蒙人 、高棉人、寮國人、中國人、馬來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可說沒 有純種的泰國人。因此泰人體型、骨格高矮不一、五官輪廓各異 ,而膚色深淺也有很大差別。大約有八成泰人與農業攀上關係。 在相當程度上,農業直接或間接受到宗教的節日和儀式的影響, 所以泰國是極具文化特色的國家。

 

泰國屬熱帶性氣候,全年三季分明:

三月至五月為夏季

六月至九月是陽光充沛的雨季

十月到翌年二月為清涼季節

泰國的常年氣溫在 19~38 之間,平均氣溫約 28 ℃;濕度變化為 66%~82.8% 。一年分三季:涼季(十一月至二月)、夏季(三月至五月)、雨季(六月至十月)。曼谷最涼爽的氣溫平均為 17 度;最熱為 4 月份,約 38 度。高原上的清邁和北部的山區氣候較涼爽,最宜旅行。

 

超過九成泰國人信奉塔娜娃達佛教,日常生活亦深受影響。泰國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在目前全球最高佛教紀念碑所在地的 佛統府首先興起,時為公元前267 - 227年,印度佛教亞索加王朝 ( Asoka )遣派僧侶到東南亞宣揚教義,其中一批到達佛統府後 ,就以此地為傳教基地。

佛教是泰國道德禮教的「準則」,維繫社會和諧及推動藝術的原 動力。與歐洲中世紀時代的天主教相似。泰國無數寺廟的重疊式 屋簷,能使人引發創作的靈感。佛教影響力深入民間的另一原因是大 部份泰國佛教家庭,必然有一位男 丁入住寺廟修道,研習佛教道理。 據佛教習俗,信奉佛教的男性而年 齡超逾21歲者,在其一生中,須接受剃度一次,以實踐僧侶生活,短 則五天,長則三個月。通常剃度會在每年避雨節期間舉行。為期 三個月的避雨節中,每個僧侶都避免外遊,留在寺廟中靜修。

除了作為佛教活動中心,泰國寺廟通常是小鎮的消息集散地、勞 工僱用中心、新聞發佈處、藥物分發站和社區中心,有時更用作 學校和醫療所。總之,泰國社會的寺廟具有多元化用途。泰人亦 強調宗教自由,故其他宗教如回教、天主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等 ,同時存在。

 

外地遊客對泰文聽不懂和看不明,是可理解的。不過,大部份泰國人明白英文,特別是曼谷,為主要商業用語。在主要旅遊區,大 部份酒店、商店及餐廳內,英文及其他歐洲語文都可通行無阻。 全國各地的道路,均豎立了泰文及英文對照的標誌。

泰語是五聲音階語言,屬於 ' 加泰 '(Ka-Tai) 語言組合。這組合包括了緬甸的 ' 善 '(Shan) 和 ' 昆 '(Khun) 以及越南的 ' 托 '(Tho) 。泰國有五種主要方言。而中部方言,除了被應用在書寫文學之外;在曼谷,還被廣泛通用在日常交談 .

 

生性寬厚,溫和有禮的泰國人在見面時不是握手說哈羅,而是合掌說聲 " 沙娃滴卡 " 。這種合掌問候方式在泰語稱為 " 威 "(Wai) 。做法是把雙手提到胸前,雙掌合併但不貼合,猶如在掌心握著一片棉花。這時您的雙手的形狀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

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或事時, " 威 " 的做法便會有所不同。比如說在向同輩問好時,合掌後指尖不高過下巴。在對長輩行 " 威 " 禮時,則須低頭讓指尖輕觸鼻尖。對尊貴的物件如德高望重的長輩表示尊敬時,則把雙掌抬高至額頭。泰國人遇到僧侶或象徵佛陀的佛像,都會下跪,合掌,並以額頭觸地膜拜。

一般上遇到同輩向他們 " 威 " 時,泰國人都會以 " 威 " 禮回報。但若是晚輩向長輩 " 威 " 時,長輩是不須回 " 威 " 的,有些只以點頭或微笑回應。此外,僧侶、皇親貴族也不會在您向他們 " 威 " 後向您回 " 威 " 禮。" 威 " 不只是泰國人打招呼的方式,也是表示尊敬的舉止。來到泰國學了這一招擔保您一路上風行無阻!

曼谷:

曼谷,這個同時兼具古老氣息和現代風情的東方大城,是個處處充滿著讚歎與美麗的地方。這個城市是於 1782 年由卻克里( Chakri )王朝的帝王所建,現為首都,也是政治、商業與文化中心。不僅在地理上位居輻輳點,更是旅遊觀光的重要據點。曼谷目前人口約 700 萬人,湄南河貫穿整個曼谷市,為曼谷市帶來了繁榮與商機,曼谷也因此贏得了「東方威尼斯」的美名。

不過,令人也甚感驚異的是,即使置身在活躍進步的現代化世界之中,曼谷卻依然奇蹟似地清晰保存了她的文化傳承與遺風。泰國的大皇宮 (Grand Palace) 、玉佛寺 (Temple of Emerald Buddha) 、鄭王廟 (Temple of Dawn) ,雉堞高聳的尖頂,金碧輝煌的建築,悠久的歷史,遊客舉目所見盡是東方的古典傳奇。

如果你的時間有限,也可以利用湄南河的水上計程車或艀船瀏覽一番,或是沿著許多運河支流,貫穿整個城市。在水上市場買買東西,或是享受一頓美味的海鮮大餐,靜靜地沉浸在濃郁東方風味的氣氛中。

泰國料理是世界上最精彩的美食之一,因而也比其他國家的食物拓展的更快。除了色香味美之外,加上獨特的草藥、辛辣調味,同時講究健康及視覺享受。多樣的選擇 ( 包括湯、咖哩、海鮮、香辣的沙拉及熱帶水果等 ) ,不論是宴會、河上遊艇餐廳或是全國各地的小餐館,都有頂尖的廚師,提供最奢華的用餐享受。而曼谷同時也是提供世界各地美食的天堂,足以媲美世界其它城市。

芭達雅(PATTAYA) :(Pattaya地圖:http://www.thailandmaps.net/pattaya/pattaya_map.html)(有『東方夏威夷』的美譽,具長達三公里的海灘遊樂區)

蔚藍海岸東方夏威夷 – 芭達雅

如果說,普吉島是泰國的珍珠,那麼,芭達雅就可稱為泰國的黃金海岸,這裡位於曼谷東南方約 147 公里處,開車只需要 2 小時昔日是泰國王室海上俱樂部的所在地,從 1950 年開始之後,因為本身的天然條件優沃,再加上離首都曼谷的地利之便,所以吸引不少遊客。芭達雅乃是由一條約 4 公里長而筆直的濱海道路所構成,在道路的一側由旅館、酒吧、以及餐廳相毗連,靠海的一側則是充滿南國浪漫情調的椰子、棕櫚樹為背景的沙灘,讓人一到此地便開始深切感受到渡假的氣氛,真是舒暢無比。芭達雅現在是泰國享譽最著名的海灘渡假區,尤其是東南亞各休閒區中的佼佼者,交通便利是最主要的活力命脈之一,由曼谷來到這兒,每天都有巴士通往芭達雅,陸路車程極為便利。

芭達雅可以說是愛好水上運動者的樂園,這個瀕臨暹邏灣的海濱渡假勝地,更有「東方夏威夷」的美稱,遊客可以從事滑水、衝浪、拖曳傘、游泳、日光浴、水肺潛水、航海等活動,或者乘坐渡船、水翼艇、雇一條小船,駛往珊瑚礁外島(島上有可供住宿過夜的平房),只需乘船大約 45 分鐘就可以抵達雙胞胎島的「格蘭島」( Ko Larn )和「薩島」( Ko Sak ),以及被稱為水晶島的沙美島( Ko Samet )一享遺世的樂趣。或者租輛摩托車或吉普車拜訪鄰近的沙灘,這裡名符其實地為您創造了一處遊樂的天堂。除了水上活動之外,當然您也可以改變一下口味,去參觀蘭花農或是植物園,或是騎一隻純種的好馬遊覽鄉間,欣賞果園生態和迷你暹邏國,以及環繞在芭達雅四周的山地小村,處處別有洞天。

入夜之後的芭達雅像是天上閃爍的群星,提供了各種多彩多姿的娛樂節目和餐飲購物等選擇,除了肥美多汁的海鮮大餐之外,還有各式辛辣的泰國美食,傳統的中式佳餚等。晚餐後的消遣則有露天酒吧、夜總會。夜生活核心則在南芭達雅,中芭達雅、鍾天海濱路 (Jomtien Beach Rd.) ,通稱為「條帶區」( The Strip ),可以使您的夜晚「愈夜俞美麗」,充滿了難忘的情調與浪漫的色彩。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Kwai):

桂河大橋位於市區北部,因拍攝電影『桂河大橋』而聞名。而聞名於世的『死亡鐵路』即是連接泰國與緬甸的重要橋粱,當時是犧牲無數戰俘的生命才建造完成。對二次大戰此區歷史特別有興趣或感觸的人,建議一定不要錯過每年 11 月中下旬所舉行的『桂河大橋週』,會有聲光秀重現當時此區有關的事蹟,以茲紀念。

普吉島: (地圖:http://www.thailandmaps.net/phuket/phuketmap.html

普吉島是泰國南部的世外桃源,也是泰國最大的海島,圍繞著她的是安達曼的溫暖海水,美麗的海灘,奇形怪狀的小島,鐘乳石洞,天然洞窟等自然景觀,再加上沿岸海水清澈湛藍,海底世界美不勝收,這些豐富的天然條件林林總總加起來,所以把普吉島稱為「熱帶天堂」一點兒也不為過。自從連接普吉島和泰國內陸間的橋開放之後,觀光業更於 1970 年開始逐漸興起,在短暫的時間內,普吉島便憑著傲人資源,發展成為亞洲最著名的觀光重點之一。

「普吉島」一語源自於馬來西亞,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山丘」。它是泰國南部最小的府城,距離首都曼谷有 862 公里,是泰國境內唯一有行省轄治地區的島嶼,佔地共有 543 平方公里,南北長 48 公里,東西寬 21 公里,面積大概與新加坡相近,島上的主要地形是綿延的山丘,其間或點綴著盆地,並有 39 個離島。如果您想以陸路的方式抵達此地,可以穿過一條長有 660 公尺的撒拉辛橋( Sarasin Bridge ),便可以踏上普吉島,在通往市區的路上,您可以充份享受屬於海島氣候特有的輕鬆與悠閒,忽而望來青翠的叢林,忽而迎面的是蔚藍海岸,沒錯,普吉島正展開熱情的雙手呼喚著您。

人們常稱普吉島是「泰國的珍珠」,而這顆珍珠的光澤主要因為 5 百年悠久歷史的錫礦生產,帶來充裕的財源收入。泰國目前是全世界第 3 大錫礦出口國,絕大多數便是來自普吉島的水上與內陸地區。除了錫礦之外,現在全島的人口多以種植橡膠為業,其餘則是椰子、稻米和水果,或是靠出海捕魚來維持日常生活。

在自然景觀方面,普吉島的明媚風光和臨近的攀牙灣,吸引許多國際旅客的青睞,如果您喜歡參觀充滿原始情趣的森林,考帕泰奧國家公園( Khao Phra Thaeo National Park ),是個很不錯的選擇,至於位在最南端的帖朋岬又稱神仙半島則是欣賞落日的絕佳地點,其他值得一提的還有普吉水族館、珍珠養殖場和泰國村和蘭花園,以及女戰士紀念碑等景點。當然島上的高爾夫球場,不但風光如畫外,具有職業水準的球場環境,也讓世界的高球玩家樂不思蜀。

錯過了海灘的趣味,您可就白來了一遭呢。普吉島最自豪的,便是擁有島的西邊、臨近安達曼海的 10 多個美麗海灘,像是巴東海灘( Patong Beach )、素林海濱( Hat Surin )、奈函海濱( Hat Nai Harn )等,只見海灘上點綴著色彩繽紛亮麗的陽傘,光與影在此交錯,整個人就興奮起來了,還有海灣中有遊艇飛馳,岸上曬太陽或戲水的泳客們歡笑聲此起彼落,對於許多人而言,喜悅的感覺真是來此度假最大收獲。

攀牙灣( Phang Nga Bay ):

攀牙府於 1809 年拉瑪二世在位時期正式建立,拉瑪三世在位時期,位於泰國中部的政府認為必須加強西南部海岸的防禦以抵制緬甸的入侵,因此在當地指派一位府長直接向曼谷報告, Praya Borirak Putony 在 1840 年正式成為攀牙府首位府長。

在錫礦開採熱潮,此區也是泰國錫礦產量最豐富的地方之一,在 1930 年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同時,它成為泰國重要的外匯收入,因此逐漸受到中央的政府的關注。 1931 年達窩東成為攀牙的主要行政區,使得攀牙府的地位更加重要。

由普吉島出發,向東航行便可以抵達攀牙灣,這兒的海景因為聳立在海中的數百座石灰岩而顯得壯麗無比,有些孤伶伶地挺立在海上,有些則是彎曲或被海水所侵蝕,特殊的景觀肯定讓您只能以 ” 目瞪口呆 ” 來形容。

攀牙灣( Phang Nga Bay )各島嶼風光明媚是因為石灰岩地形受到冰河海水入侵,使得原有的山峰露出海面。以地理位置而言,攀牙灣隸屬於泰國南部的攀牙府,這個府面積約有 4710 平方公里,是一片有許多石灰岩山脈的乾燥土地,全區大部份為森林。由曼谷出發,則可以走 4 號公路,途中經巴蜀( Prachuab Khirikan )、春蓬( Chumpon )和拉儂( Ranong )等府,距離約 12 小時的車程。如果是經由普吉島,則可利用 402 號公路,轉進 4 號公路,再穿過達窩東,就可抵達攀牙,全程約 87 公里。

清邁(Chiang Mai): (泰國第二大城,對泰國文化具有重要的地位)

泰北千萬風情,盡在清邁古都之中
採擷北方玫瑰

清邁位於曼谷北方 700 公里,地處海拔 300 公尺高的山谷,有「北方玫瑰」之稱,與黏膩濕熱的曼谷相較之下,這裡顯得格外舒爽宜人。清邁是泰國的第二大城,也曾是泰國史上第一個獨立國家--藍納泰( Lanna Thai )王朝的首都、宗教、文化及貿易中心,亦保有許多的文化遺產,又有「藝術建築之寶殿堂」之稱謂。

說到清邁的歷史,就和泰族的歷史一樣古老。 1296 年,由創建清萊( Chiang Rai )城,征服舊孟國都哈瑞賁差( Haripun Chai ),今日的藍奔( Lamphun )的明萊王( King Mengrai )所建。由於夾處於泰、緬邊界,使得清邁融合了兩國的文化而形成獨特的色彩,但也由於泰緬雙方交戰不斷,使得清邁飽受戰火之苦,至今清邁建城雖已 700 年,可惜許多古蹟卻多有殘破。話說 1558 年,緬甸王勃固( Pegu )大舉入侵泰國,使清邁一度淪入緬甸人手中,而蘭納泰的大部分地區也因此被緬甸人統治了 200 年,直到 1776 年後才光復。但這時的清邁卻像個廢墟般地被遺棄達 20 年之久。直到 1796 年泰皇拉瑪一世重振這個城市,並命南邦王之子以半自治的型態統治至 19 世紀末期,清邁方能回復繁華的氣息。

喜馬拉雅山末端形成的山脈丘陵環抱著清邁,使得它與外世隔絕。早期清邁與曼谷間少有聯絡,往返須藉由艱困的河上航行或騎著大象翻山越嶺,花上數個星期才能抵達。不過,正由於這樣的遺世獨立,使得當地的許多傳統文化、建築、服裝,乃至於美食、工藝,至今仍有一分與泰國中南部截然不同的風貌,而顯得魅力十足。

造訪清邁這個泰國「香格里拉」,應該到街上四處走走,沿街傳統的商店有著早期 5 、 60 年代的台灣風情,使人心生親切。今日的清邁人口大約 150 萬左右,市中心是位於重建過的塔佩門東邊的塔佩路,特別是加崙巴特路( Charoen Prather Road )和昌康路( Chang Klan Road )附近,旅館、客棧和商店四處林立。若想看看現代化的時髦住宅區、清邁大學及新旅館,可以行至往素帖山的惠郜路( Huay Kaeo Road )上。站在素帖山上,可以俯視整個清邁城,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古色古香的寺廟、林蔭遮蔽的小街 ...... 皆映入眼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b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